如何划分企业的污染类别
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年12月20日批准,1997年7月1日起实施。本标准旨在适应环境保护的发展、管理和决策需要,通过正确反映环境中各种污染的性质、状况、治理效果和发展趋势,便于科学决策和信息管理,同时也适用于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信息交换。
本标准中的“环境污染”术语参考了《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》、《中国大百科全书(环境科学)》和《环境科学大辞典》的相关内容,并吸收了专家意见。标准中“声环境”、“振动环境”、“放射性环境”和“电磁环境”为名词,表示环境中的声、振动、放射性和电磁均有一定的本底值或背景值。
本标准由国家环保局和国家技术监督局共同提出,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起草。主要起草人为钱铁宗、冯卫、朱裕栋、丁雅娴、金锐、陈仰胜、鲁纪行。
1. 范围:本标准规定了环境污染的类别与代码,适用于环境信息管理和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信息交换。
2. 术语:环境污染是指环境的物理、化学和生物等条件变化,导致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损害,影响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。
3. 类别划分及编码方法:根据环境科学发展和我国环境保护管理现状,本标准中的环境污染类别主要考虑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,不包括生态破坏引发的问题。环境污染分类从六个方面进行:环境污染主体、性质、对象、影响范围、方式及其他方面。
4. 编码方法: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,其中11-19表示按环境污染主体划分;21-29表示按环境污染性质划分;31-49表示按环境污染对象划分;51-59表示按环境污染影响范围划分;61-69表示按环境污染方式划分;91-99表示按其他方面划分。
5. 代码表:代码类别名称说明10环境污染主体11天然污染13人为污染19其他环境污染主体20环境污染性质21物理污染23化学污染25生物污染29其他环境污染性质30/40环境污染对象31大气环境32地表水体环境33地下水体环境34海洋环境35土壤环境36外层空间环境37声环境38振动环境41放射性环境42电磁环境43光环境44热环境45嗅觉环境50环境污染影响范围51全球性污染53区域性污染55其他环境污染影响范围59环境污染方式60直接污染63间接污染65潜在污染69其他环境污染方式90其他环境污染类别99其他环境污染类别的环境污染
多重随机标签